陈红 2019年04月18日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发)作为航空发动机及地面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两机”专项)的承担主体,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中国航发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组建中国航发、实施“两机”专项的目的,就是要心无旁骛干好主业,研制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在技术基础上是相同的,在产业体系上也是部分相融的,可以说,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产业同根、技术同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现代高性能燃气轮机的发展更是得益于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又首先在燃气轮机上试用、鉴定,因而利用航空发动机几十年积累的研制能力和工业基础,在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民用燃气轮机,可以充分继承航空发动机的高端技术,缩短民用燃气轮机研制周期和减少研制经费,同时可达到互动发展、共同成熟的目的,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航发充分利用涡轮机械制造技术这一核心专长,依托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研制开发了大、中、小型航改及重型燃气轮机产品,形成了微、小、中、大功率完备的型号谱系,功率范围涵盖18kW到114MW(见表1); 具备了燃气轮机市场开发、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机组成套、销售、运营和服务(包括维修)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覆盖了燃气轮机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拥有国家级中心一个,省级技术中心三个; 开展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中科院金属所等开展设计、试验等方面的合作。截止到2018年年底,在国内及海外市场,中国航发已经供应了超过300台套中型及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安装和维修了超过500台套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及300余台套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机组。
表1 中国航发燃气轮机主要产品(型号)
从2011年发布的《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来看,国家产业政策对燃气轮机技术研发、产品研制、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要求,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宏观环境有利于燃气轮机产业发展。从国家战略需求来看,自主研制燃气轮机可以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保障国家能源和动力安全;从市场需求来看,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环境背景下,天然气分布式供能方式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各地区扶持政策力度较大,工业发电、调峰电站市场容量大,未来20年,燃气轮机装机需求超过1.7亿千瓦,由此带来的运营、维修、备品备件等工程服务市场前景可期;从降低采购与成本需求来看,自主研制燃气轮机可以降低使用燃气轮机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有益于能源市场的拓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从提升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需求来看,实现燃气轮机自主研制将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这对落实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具有重大意义,对推动我国发电、舰船、机械驱动燃气轮机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燃气轮机产业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国家组建中国航发的宗旨就是要“聚焦主业”,做强做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的实施为燃气轮机产业带来了大量的研制经费,也带动了社会配套能力的建设,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国内天然气发电每年以7%~8%的速度增长,分布式供能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可以说,政策、资本、市场、配套等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壮大的条件都已具备。
中国航发民用燃气轮机产业将以海洋装备发电、分布式供能、工业电站发电、常备/应急电源四个领域为重点,推动自主开发燃气轮机商品化和产业化;以推进国家能源局创新示范项目为试点,开展技术储备及产品研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体制机制上,整合集团的燃气轮机业务,成立燃气轮机公司,形成面向市场的责任主体。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稳定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员创业的活力。
在持续投入上,将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集团、客户及产业基金之力,支持燃气轮机产业作为军民融合产业,进行战略投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加快提高研发产品的技术成熟度。
在市场竞争上,在国家、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下,细分市场,提升服务与维修业务能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既要保护集团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又要与民口、民营企业合力推进产品研发,建立“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研发机制,打造中国航发燃气轮机品牌。
中国航发自成立以来,在经过长达一年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模式论证后,提出了燃气轮机产业发展“新十条”,再次强调了燃气轮机产业的主业定位和产品发展定位,并确定了整合资源、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原则重构集团燃气轮机产业的布局,构建适应燃气轮机市场发展规律的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制造装配、工程服务和维修业务“五位一体”的全新产业发展平台——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中国航发燃机公司)。
新的燃气轮机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平台要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市场需求牵引,建立面向市场、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体制机制,不断降低燃气轮机产品研制的成本,推进燃气轮机产品开拓市场。
二是充分利用已有航空发动机技术优势,坚持以航改燃气轮机为主的系列化产品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燃气轮机产品的研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产品。
三是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把握总体设计、总装总试等核心能力,充分利用集团内外部的资源建立全社会配套模式,形成合力。
四是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公司组建工作,结合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分步式谋划合作功能点,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中国航发全新的燃气轮机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平台的建立,必将在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产品化和市场化工作,加快燃气轮机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陈红,中国航发资产管理部燃气轮机与非航办公室主任)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