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8年第4期>专稿>书写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新篇章
——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成立​

书写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新篇章
——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成立​

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n Aero Engine Unveils

罗彧/文 刘雨凝/图     2018年10月18日

收藏

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航发研究院召开,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发以及创新中心依托单位的领导及代表出席会议。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支现伟等领导为创新中心揭牌并向创新中心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会议由中国航发质量科技部部长丁俊主持。


图片58.jpg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支现伟等为创新中心揭牌


图片59.jpg

图片60.jpg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左)和理事会成员(右)颁发聘书


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的主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发研究院,依托单位有中国航发动力所、中国航发动研所、中国航发涡轮院。创新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战略发展研究与规划,航空发动机系统创新研究与设计,航空发动机前沿技术研究和航空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指出,创新中心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打造跨领域、跨专业创新平台,在专家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为航空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对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依托中国航发研究院等单位设立航空发动机系统设计类创新中心是国防科工局立足航空发动机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于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在体制机制、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研究院作为主依托单位,要将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纳入院务日常重要工作,抓紧建章立制,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各依托单位要从大局出发,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全力保障创新中心顺利运行。


二是要加强协同、合作共赢。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采取多单位联合建设模式,旨在打破行业壁垒,统筹各方优势力量,实现协同创新。因此,在创新中心建设中,要充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依托单位要密切配合,同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探索出一条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协同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着眼长远、强化基础。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设计类创新中心的定位是打造支撑国防安全宏观决策、顶层规划和系统创新的研究基地。创新中心要紧紧围绕自身定位和研究方向,抓紧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各项科研工作。要立足长远,瞄准世界航空发动机科技发展前沿,超前提出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方向,抢占航空动力科技战略制高点;要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围绕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瓶颈和短板开展研究,扎实打好航空发动机发展基础。


中国航发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发研究院院长、创新中心理事长刘廷毅表示: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是中国航发成立以来国防科工局在中国航发设立的首个系统类创新中心,深感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创新中心将坚决按照国防科工局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防安全宏观决策、顶层规划和系统创新研究基地的总体要求,将创新中心打造成支撑航空发动机领域国家安全宏观决策、顶层规划和系统创新的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和高端人才高地。创新中心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导向。从国家战略安全、国防科技创新的高度,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引领,按照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技术发展、探索新型动力,切实推进航空发动机系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第二,紧抓重点研究任务。围绕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安全战略研究、系统创新研究、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四个方向,关注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面向型号发展的最新需求,系统布局、有计划地设立各项研究课题,以依托单位和各成员单位为主体,建立创新中心能力体系和基础研究体系,为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决策链提供重要支撑,推动国防战略制定、系统创新和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创新。


第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设创新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通过探索创新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人才能力结构与肩负的使命任务和职责相匹配,发掘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专家队伍,形成不同方向的创新团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通过科研促进人才成长,实现人才管理的制度、流程、体系等机制与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相匹配。


第四,坚持协同共享机制建设。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航空发动机领域协同开发、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创新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战略指引和把关作用,以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为主体,形成联合项目团队,发挥成员单位的科研优势,统筹技术资源,加强创新条件的共建和共享,成体系布局航空发动机科技创新,促进航空发动机创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


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多、影响力大、创新性强。创新中心成立后,各方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书写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新篇章。


(罗彧/文  刘雨凝/图)


登录注册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往期期刊
关于我们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办刊宗旨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栏目设置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服务对象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文章要求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投稿方式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版权声明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

读者登录
密码找回
  • 填写用户名

  • 验证身份

  • 设置新密码

  • 完成

  • 用户名:
    赵*封
  • 以验证手机:
    135*****888
  • 短信验证码:
  • 请输入新密码:
  • 再输入一遍:
已完成
读者注册
  • *用户名:
  • *密码:
  • *电子邮箱:
  • *手机号码:
  • *手机验证码:
  • 关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