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年 第1期>专稿>决胜 “ 十四五 ” 铸强 “ 中国心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

决胜 “ 十四五 ” 铸强 “ 中国心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

AECC: Secure the 14th Five-Year Plan Victory , Strengthen the “Chinses Heart”

    2025年02月18日

收藏

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分析了形势挑战,部署了2025年任务。号召全体干部职工鼓足干劲、勠力同心、奋发进取,坚决打赢“十四五”规划收官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于1月19—20日召开。会议听取了题为《决胜“十四五” 铸强“中国心” 向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宣布了2024年科研生产任务考核结果和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宣读了集团2024年全国性、行业性奖项获奖名单和有关表彰决定,向各直属单位和有关型号“两总”颁发了2025年度责任书、责任令。有关上级机关领导、集团外部董事、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等出席会议。

 

2025-1-1.jpg

2025年工作会议主会场(摄影:李欣泽)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集团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多次给予关心关怀,指引航空发动机事业行稳致远、加速前进。一年来,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咬定目标不放松、分秒必争抢进度、攻坚克难抓落实,高质量发展取得多方面新进展新成效,有效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


科研生产向“快”发力,战略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型号科研加力提速,全年实现多机首飞、鉴定/取证。批产交付超额完成,维保能力持续增强。


自主创新向“高”攀登,科技自立自强加速迈进


运营管理体系(AEOS)建用深化融合。实施体系与业务深度融合等三大专项,体系不断成熟、应用更加深入,各单位体系等级普遍提升。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深化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加强各层级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驱动走深走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扎实推进统标统型,科技委系统创新变革,获国家科技奖2项。


核心能力建优建强,数智化转型提速见效。


产业发展向“稳”扎根,安全韧性水平不断强化


市场开拓积极推进。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10家客户签订1500余台通航动力产品意向采购订单、总金额超100亿元;民用燃机市场持续开拓,央企大客户开发逐步铺开。


“链长”作用有效发挥。联合地方政府打造强韧有力的产业集群,遴选发布第三批战略供应商名单,加强供应商选育管用。


开放融合步伐坚定有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67型产品集中亮相中国航展;开展30余次央地合作交流,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等立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品质量向“严”管控,稳中向好形势持续巩固


质量体系不断完善。深化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构商用发动机质量体系,深入推进质量审核。


产品质量更加可靠。完成质量领域专项整顿,强化共性难点攻关,大力提升问题归零质效。


质量指标持续改善。构建设计制造过程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识别拦截问题风险。


基础能力巩固夯实。组建3个专业机构并正式运行,构建质量管控工具链,加大质量奖惩力度。


改革调整向“深”推进,发展活力效率有力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乘势发力。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研究制定118项贯彻落实举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年度既定任务;巩固瘦身健体成效,健全董事会运行制度机制。


财务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全面启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组建司库管理中心,大力推动开源节流。


成本工程效用持续显现。发布成本工程管理框架,建设研究院所工程经济中心,推动降本向设计源头深化。


资产运营有力有效。大力推进重点资本运作项目,加强资产分层分类管理和盘活处置。


人才培育向“优”聚焦,动力人才高地加快打造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直属单位主要领导选拔培养机制,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阶梯培养工程,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科技人才培育梯次铺开。加大战略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培育总师型人才,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


人才发展活力充分激发。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打造人才共享共用新模式,加强人才精准激励。


党的建设向“实”深化,融入中心成效更加凸显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推进党建“铸心”深化提升行动,建立“1+4+N”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框架,探索形成“1+3+5”工会工作体系,深化团委“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党建工作体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聚焦重点型号等强化政治监督,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狠抓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


风险治理向“细”延伸,安全发展底板愈加牢固


“大合规”体系加速构建。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开展法律案件“减存控增”专项行动,强化内控建设和合规管理。


安全环保形势稳定可控。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隐患治理攻坚,全年未发生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突发环境事件。


保密防线织密织牢。保卫、保密等工作实现联动,人防、物防、技防与心防进一步融合。

 

形式任务分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入关键时期。新时代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赶考”远未结束,研发创新能力与加快自主研制的迫切需求不完全适应、产业结构布局与建设世界一流的战略需求不完全适应、经济运行效益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不完全适应、深化改革力度与破解瓶颈短板的现实需求不完全适应等挑战艰巨急迫,建设航空强国的征程依旧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这标定了集团的奋斗初心。面对科技有利环境、市场有效需求、政策有力支持等大好契机,集团上下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无旁骛办好自己的事情、走好自己的路,在忠诚践行使命中把牢目标,在支撑强国强军中保持定力,在抢抓战略机遇中锐意进取,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积极作为,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久久为功的韧劲、志在必得的决心,坚决打赢“十四五”规划收官战,科学布局“十五五”,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力推进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建设。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锚定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布局,统筹抓好军品研制保障和民机燃机市场开拓,统筹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抓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谋长远、夯基础、快研发、抓改革、促转型,奋力谱写航空发动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重点任务


聚焦打造一流动力产品,服务强军胜战,加快战略性、代表性型号自主研制步伐。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强力推进军机研制和批产保障,全面加快民机发展,统筹抓好军民用燃机技术攻关,全力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形成一流研发能力,加强前瞻布局,基本实现自主创新战略转型。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完成AEOS基本建成目标,健硕“金字塔”型创新平台,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系统加强核心能力布局,推进“数智航发”建设落地见效,切实提升自主创新效能。


聚焦创造一流经营绩效,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好战略规划统筹衔接,更加坚定自觉深化改革,抢抓机遇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良好的产品结构、利润结构,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主要举措


紧紧围绕高强固、高可靠,全力以赴提升质量保证能力。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理念,深入践行“质量制胜”战略,打造完备有效的管理体系,强化质量过程管控,持续打牢质量基础,全力确保产品质量过硬、外场飞行安全。


紧紧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全力以赴构建自主强健产业链。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深入推进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成为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长企业。


紧紧围绕稳增长、提效益,全力以赴提高财务资产管理水平。着力推进业财深度融合,推动成本工程向业务源头深化,不断优化资本资产运营,支撑集团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紧紧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全力以赴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全链条锻造过硬干部队伍,高站位谋划人才发展布局,多维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紧紧围绕强引领、深融入,全力以赴提升党建工作效能。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拓展党建铸心优势,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深走实。


紧紧围绕守底线、控风险,全力以赴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推动“大合规”体系建设,从严推进安全环保治理,大力提升保密管理效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结束语


2025年,集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坚定信心,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供稿)

登录注册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往期期刊
关于我们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办刊宗旨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栏目设置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服务对象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文章要求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投稿方式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版权声明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

读者登录
密码找回
  • 填写用户名

  • 验证身份

  • 设置新密码

  • 完成

  • 用户名:
    赵*封
  • 以验证手机:
    135*****888
  • 短信验证码:
  • 请输入新密码:
  • 再输入一遍:
已完成
读者注册
  • *用户名:
  • *密码:
  • *电子邮箱:
  • *手机号码:
  • *手机验证码:
  • 关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