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GE航空航天公司宣布,配装T901发动机的“黑鹰”直升机完成首次地面测试。此次测试验证了所有关键系统的初始性能,包括燃油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发动机舱流场,工厂测试同步进行。作为美国陆军改进涡轮发动机计划(ITEP)的一部分,T901发动机是为了提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22日,普惠公司宣布在荷兰建立欧洲技术与创新中心(ETIC),致力于研究可实现航空业更高效且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技术。该中心将于2025年年中投入运营,初期团队由核心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未来可根据项目需求扩大规模,旨在加强普惠公司与荷兰及欧洲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合作。ETIC将专注于提高推进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22日,印度QAlpha公司公布了其研发的新型人工智能(AI)驱动涡喷发动机QALJ10,旨在为下一代无人机和高超声速无人机提供动力。QALJ10发动机通过集成AI技术,使发动机拥有高度的“系统感知”能力,可持续监控自身性能并实时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目前的软件架构使其能处理多个传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2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创新先进概念(NIAC)计划下向伊利诺伊大学提供262.5万美元资助,用于对一种融合液氢燃气涡轮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新型飞机推进系统概念进行可行性研究。在该推进系统中,氢在燃料电池堆内产生电能,驱动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压气机;与此同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21日,波音公司宣布与挪威Nsk eFuel公司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旨在加速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和供应。波音公司将投资帮助Nsk eFuel公司建设工业规模的燃料电转液(PtL)设施,通过使用非化石能源生成绿色氢气,并将其与生物源回收的二氧化碳相结合生产SAF。与传统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13日,GE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将继续致力于高超声速双模态冲压发动机(DMRJ)技术的研发,使之在2025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GE航空航天公司的高超声速DMRJ试验装置采用了先进的旋转爆震燃烧(RDC)技术,在超声速气流中实现了高效燃烧。2024年中期,研发团队成功对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DM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11日,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宣布其空中作战编队系统(CATS)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完成了CATSWarri无人作战飞机(UCAV)的发动机地面试运行。CATS项目通过引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MUMT)技术提升印度空军的作战效能,项目中的CATSWarri是印度自主研发的无人忠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8日,美国赫尔墨斯(Hermeus)公司宣布其位于佛罗里达州塞西尔机场的高焓空气吸气式测试设施(HEAT)正式投入使用,并已成功完成普惠公司F100发动机的测试。该设施旨在弥补美国高超声速测试基础设施的不足,支持军事与商用发动机的测试工作。HEAT第一阶段的建设仅用3个月便完成,建设速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8日,BAE系统公司宣布与空客公司签署协议,将为空客公司的小型混合电推进示范项目提供关键的能源储存系统。根据协议,BAE系统公司将开发、测试并交付1型专为电动飞机设计的200kW·h容量能源储存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能提升飞机的能源效率,还将在飞行的各个阶段为发动机提供辅助电推进 ...
阅读更多 >>2025年1月6日,克雷托斯(Kratos)公司宣布获得美国国防部1份价值14.5亿美元的合同,以帮助国防部加快高超声速飞行测试的节奏。这份为期5年的合同是美国国防部多军种先进能力高超声速试验台(MACHTB)项目第二阶段的一部分。该项目的第一阶段由莱多斯(Leidos)公司牵头,重点是设计和演示1 ...
阅读更多 >>2024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600kgf(约6kN) 推力级涡扇发动机在天府轻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天府轻动)成功点火。该型发动机具有在15000m高空以马赫数(Ma)0.8的速度长航时飞行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无人机。发动机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加工、总装, ...
阅读更多 >>2024年12月24日,峰飞航空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生产许可证(PC),这既是V2000CG机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2t级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驾驶货运航空器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V2000CG无 ...
阅读更多 >>2024年12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向威廉姆斯国际(Williams International)公司提供2.53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扩大生产设施并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以满足美国空军和海军对无人机、“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联合空对地远程打击导弹(JASSM)、远程反舰导弹 ...
阅读更多 >>2024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洛克希德马丁(洛马)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臭鼬工厂,X59静音超声速技术验证机完成了首次发动机最大加力运行试验。加力燃烧室是喷气发动机产生额外推力的部件,带有加力燃烧室的F414GE100发动机将确保X59验证机的超声速飞行。此次地面 ...
阅读更多 >>2024年12月17日,罗罗公司宣布已完成遄达1000发动机关键性能升级所需的主要飞行测试,从而为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做好准备。遄达1000发动机作为波音787飞机的备选发动机,一直难以达到热端部件所需的耐久性水平,罗罗公司为此开发了耐久性增强包。第一阶段从2025年开始引入新型高 ...
阅读更多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