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9年第6期>技术>GE整体叶盘电化学加工工艺

GE整体叶盘电化学加工工艺

GE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for Blisk

戴淑波 刘雄飞 魏凯燕     2019年12月18日

收藏
分布式多弧电蚀刻加工工艺


GE航空集团的研究人员结合数控铣、电解、电火花加工的优点,研究提出多电弧电蚀刻加工整体叶盘新工艺,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存放蓝色电解液的液槽呈现蓝色弧光,也被称为“蓝弧工艺”。该工艺加工效率高于传统的电火花、电解加工,电能消耗比数控铣减少25%,加工区域再铸层小。2009年,GE航空集团将这种技术用于一型发动机的第3级压气机整体叶盘的加工。


分布式多弧电蚀刻加工工艺采用数控铣削的加工机理,利用程序控制作为铣刀的电极做进给运动。在工件和电极之间施加较高的直流脉冲电压,在电解液的作用下,电极工作端整个表面爆发空间分布的多个电弧,产生的热量瞬间将材料从工件表面熔化掉,脉冲放电持续进行,电极按设定轨迹逐层去除叶盘通道材料,最终形成叶片(如图1所示)。

 

2019-6-12-1.jpg

图1  分布式多弧电蚀刻工艺设备简图


直流脉冲电压为20~60V,比常规电化学加工(ECM)采用的电压要高,比电火花加工(EDM)采用的电压低。波形为间歇方波,保证在电极工作端间歇性产生多个电弧,避免持续不断地爆发电弧使工件过热引起材料损伤。脉冲的开关时间由数字控制系统确定,持续期为300~1500μs,间歇期为110~1000μs;电流为80~600A,平均电流密度为295~1860A/cm2,峰值电流密度约155A/cm2(如图2所示)。

 

2019-6-12-2.jpg

图2  分布式多弧电蚀刻工艺加工示意图


此工艺采用了较高的电压及电流,工件表面承受相对较高的平均电流密度和较低的峰值密度,提高材料去除率的同时,降低了输入工件的热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热影响损伤,减小了工件表面重铸层的生成。


工件及电极的工作端一直沉浸在流动的电解液中,电解液为空间分布的多个电弧的爆发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加工区域进行冷却并带走残屑。


分布式多弧电蚀刻加工工艺只完成整体叶盘叶片粗加工,其后的精加工通过传统电解工艺完成。

 

串列整体叶盘电解加工工艺


此前的串列整体叶盘电解加工一般需要两次装夹。GE航空集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常规电解设备进行改进,在串列整体叶盘电解加工设备中增加了一对电极工具(如图3所示),一次定位装夹即可完成对串列叶盘两级叶片的加工,不需要从电解设备上拆卸整体叶盘、工装及电极工具等,减少了多道工序,大大降低了电解工艺的复杂程度,减少了加工时间和制造成本。

 

2019-6-12-3.jpg

图3  串列整体叶盘及电解加工设备局部示意图


串列整体叶盘安装在工作台上,可实现上下、左右直线运动及回转运动。向左靠近左侧电极时,逐个完成第1级盘上叶片的加工,向右靠近右侧电极,完成第2级盘叶片的加工(如图4所示)。

 

 

2019-6-12-4.jpg

图4  串列整体叶盘电解加工工艺原理图


电极组件安装在转盘上,可实现直线及回转复合运动,以匹配叶片型面要求。

 

环形电极工具粗加工工艺


在电解加工中,一般采用直线刃阴极工具进行数控展成运动。该工艺采用的设备为常规的多轴数控机床,与此前的工艺不同的是在设备上采用了新型的环形电极(如图5所示)。环形电极减少了工具与叶片之间干涉的概率,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2019-6-12-5.jpg

图5  环形电极工具电解设备示意图

 

电极组件由环形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如低碳钢)、C形托盘、驱动装置和导向辊等构成。环形电极的厚度、宽度和直径的大小根据叶间通道的空间大小决定,其上线形浅槽可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电弧。 C形托盘不进入加工区域,只起到托举环形电极的作用,内部的通道可以向电极提供切削液。驱动装置里配有回转运动驱动源及运动传输装置,驱动电极做回转运动。电能提供装置向环形电极提供电解所用的电能,采用刷式系统或导电滚结构向电极输送电能。


在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控制下,电极沿Z轴方向做进给运动,沿X轴和Y轴方向做复合运动,使刀具环的内径或外径接近叶片对叶片进行电解加工。由于电极是环形的,中间是圆形开放空间,能够根据零件形状机动定位。

 

结束语


整体叶盘电化学加工与数控铣削方法相比,具有效率高、电极无损耗、无残余应力和变形等优点。GE航空集团一直致力于在整体叶盘电化学加工领域的研究,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申请了多项专利,其理念和具体的工艺方法可供研究者参考借鉴。


(戴淑波,中国航发西航,技术员,从事科技情报研究)

 

参考文献


[1] Scott L M. Distributed arc electroerosion : EP1593449B1[P]. 2005-11-9.


[2] Scott L M. Tandem blisk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EP1314507B1[P]. 2003-5-28.


[3] Wei B. Apparatus for near net shape rapid rough machining for blisks: EP1433557 B1[P].2004-3-6.


登录注册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往期期刊
关于我们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办刊宗旨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栏目设置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服务对象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文章要求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投稿方式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版权声明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

读者登录
密码找回
  • 填写用户名

  • 验证身份

  • 设置新密码

  • 完成

  • 用户名:
    赵*封
  • 以验证手机:
    135*****888
  • 短信验证码:
  • 请输入新密码:
  • 再输入一遍:
已完成
读者注册
  • *用户名:
  • *密码:
  • *电子邮箱:
  • *手机号码:
  • *手机验证码:
  • 关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