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波音公司首架将要交付给美国空军的T7A“红鹰”教练机正式亮相,在交付给美国空军之前仍将留在圣路易斯进行地面和飞行测试。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8日,第1000架由普惠公司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成功交付给匈牙利最大的航空公司维兹航空(Wizz Air)。维兹航空选择GTF 发动机为其订购的 276 架 A320neo 系列飞机提供动力,其中 54 架已经交付。普惠公司还为该航空公司的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X59飞机缩比模型在日本进行了风洞测试,测量了超声速气流通过时的压力波。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7日,赛峰集团宣布已经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签署协议,为eDA40电动教练机提供ENGINeUS 100电动机。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6日,中国航发燃机、中海石油海南分公司成功举办陵水251气田开发项目燃气涡轮发电机组开工仪式。这是国产燃机机组首次应用于深海油气田开发,是能源动力领域的又一突破性进展,将于2023年7月实现机组交付。中国航发燃机将与中国海油下属企业共同推进能源动力装备研发与应用,拓展燃气轮机场景应用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5日,霍尼韦尔公司宣布西科斯基波音团队已选定霍尼韦尔公司为“无畏”(Defiant) X直升机提供GTCP 36150系列最新的辅助动力装置(APU),以及主发动机发电机和APU发电机。霍尼韦尔公司针对Defiant X直升机提供的APU主要为主发动机起动空调、防冰和加热系统提供压缩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要实现先进空中交通(AAM)计划,就必须对AAM的自主飞行、飞行噪声、垂直起降机场规划、飞行器设计以及空域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政府部门、航空业和全体公众的共同努力来建造新型空中高速公路。目前,NASA正在开展以下几个子项目研究。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2日,GE公司发布了GE中国能源转型白皮书,分析了中国在能源电力及交通运输两大碳排放领域的平衡发展和减碳所面临的挑战;白皮书同时分享了GE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以及这些减碳探索在中国的落地情况。GE公司已经与许多本地合作伙伴一起,研发创新减碳技术,为中国和全球市场生产制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21日,GE公司宣布已经选择BAE系统公司为其兆瓦级混合电推进系统设计、测试和供应能量管理组件,包括用来储存电力和驱动电动机发电机的电池和电缆,这些管理组件可以通过GE公司的电子设备进行控制。BAE系统公司还将利用其在飞机电气化和飞行关键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为飞行认证需求提供指导。该混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9日,垂直起降飞机开发商奥迪斯航空(Odys Aviation)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建设一个研发和测试基地,用于支持公司垂直起降技术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型的混合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可搭载9名乘客,最高时速为555kmh,航程可达1609km,巡航高度为914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9日,美国《航空周刊》刊文,介绍了普惠公司的氢蒸汽喷射间冷发动机(HySIITE)方案细节。 HySIITE将氢燃料发动机与蒸汽注入回收系统集成在一起,氢燃烧产生的水蒸气被收集起来通过热交换器形成冷凝水,一部分冷凝水对将要进入燃烧室的氢燃料进行预热,剩下的则进入蒸发器。蒸发后的水蒸气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X59静音超声速技术(QueSST)验证机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关键地面测试后,已返回洛克希德马丁(洛马)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臭鼬工厂。X59验证机的地面测试是为了确保飞机能够承受超声速飞行时的载荷和应力,对燃油系统也进行了校准 ...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3日,英国反应发动机公司(REL)宣布即将完成在美国科罗拉多的高温气流测试设施(TF2)新增地面支持设备的安装工作,以扩展对热交换器技术和热管理解决方案的测试范围。此前,REL利用TF2验证了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和982℃的温度下设计、制造和运行发动机热交换器和热管理系统的能力。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2日,空客公司宣布“超性能机翼”(eXtra Perfmance Wing)缩比验证机已在英国布里斯托尔的低速风洞完成测试,为后续开展飞行测试铺平了道路。
阅读更多 >>2022年4月12日,势必锐航空系统(Spirit AeroSystems)公司与波音公司签订合同,在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商用发动机换装(CERP)项目初始阶段,提供所需的发动机挂架和短舱。同时,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还要为B52H轰炸机延寿至2050年提高保障服务。CERP项目拟换装美国空军 ...
阅读更多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s://www.aerospacepower.cn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